公元937年,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属地爱州( 今越南清化)发生了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斗争。矫公羡杀死了节度使杨廷艺,并向南汉求援。南汉皇帝派其子万王弘操驰援。杨廷艺女婿吴权是位将军,于次年杀死矫公羡,准备与南汉军一战。他对部下分析说:南汉军远道而来,士卒疲惫,听说矫公羡被杀,失去了内应,气已先夺,我们以力待疲,一定会打败它。但是南汉军有船舰的便利,我们不先做准备,则胜负之数,尚不可知。吴权得知南汉军从海上进攻的路线后,动员军民砍伐树木,制造木桩,木桩顶端包上锋利的铁皮,在白藤江入海的险要的江心里插满了木桩,建成一个隐蔽的阵地,并在河岸上布置伏兵,等待汉军的到来。弘操带领水军朝白藤江口进发。当时海水正涨潮,把江中的木桩全部淹没。吴权机智地用小船佯攻南汉军,引诱南汉军从下龙湾进入白藤江。吴权战船佯败而走,年轻、骄傲的弘操中了计,催促战船紧紧尾追,越过了吴权所设的隐蔽地。两军相持了一会儿,等到海水退潮时,吴权命令全军反击。南汉水军被打得掉转船头而跑。逃到白藤江口,船碰上木桩,许多被木桩撞破、撞沉。南汉军损失过半,弘操也阵亡。南汉援军听到消息后被迫撤走。吴权取得了白藤江大捷。次年春,吴权自称为王,是为越南立国的开始。
以静待动,以逸待劳,之所以历来 为兵家称赞不绝,是因为这样可以争取到最多的时间,做好最充分的战斗准备,胜算则大。劳师远征,必急于求战,但往往疏于戒备与谋略,胜算则必小。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