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历史故事/控鹤监是什么地方?武则天为什么十分提倡佛教?
  • 2025-04-30 09:37

控鹤监是什么地方?武则天为什么十分提倡佛教?

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获嘉县(在今河南新乡市)主簿(郡县属吏,负责文书薄籍,掌管印鉴)刘知几,针对则天的施政情况,上表提出四条建议:第一,赦免罪人的诏令太频繁,每年都有赦令,甚至一年下两次。这样,坏人常常钻空子,使他们占了便宜。希望今后不要轻易下赦令,要使坏人有所畏惧。第二,不要随便提升官吏。现在每逢朝廷举行宴会的时候,穿绯色衣服的高级官员比穿青色衣服的低级官员还多,拿象笏(hù)的大官比拿木笏的小官还多。

许多滥竽充数的官吏,既无能又缺德,简直分不清什么是好坏。希望今后陛下不要随意降恩施惠,使求官的人知道勉励和约束自己。第三,陛下即位以来,取士太滥,官吏数量太大,希望迅速加以精减和淘汰。第四,州县长官调动频繁,他们倏(shū)来忽往,根本不可能有长期打算,哪里还谈得上治理好地方呢?希望以后刺史任期非满三年不可迂调。则天看了他的表章,也很赞许。

则天做皇帝以后,设置了一个“控鹤监”的机构,专门为她和男宠寻欢作乐服务。里面多是些美少年和会作诗的文人。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则天又改控鹤监为奉宸府。让张易之做奉宸令,又加选了许多少年在府内任职。朱敬则对此十分不满,向则天进谏道:“陛下的男宠已经有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等好几个人,该足够的了。最近听说又在补充人员,致使无耻之徒兢相进入。他们还到处自吹自擂。说一些不堪入耳的话。我的职掌是进来,不敢不向随下奏闻。”则天听了,不但不恼怒,还安慰他说:“你对我这样说是应该的,如果不是你直言敢谏,我哪里能听到这些忠言逆耳的话呢!”说罢,让人取来采绸一百段,赐给了朱敬则。

佛教对人们宣扬忍受今生痛苦,修炼来生幸福。这种教义很适合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人民的需要。则天以女皇帝统治国家,一直想把自己说成是如来佛的化身,所以对佛教更竭力提倡。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则天在洛阳城北的白马寺阪修大佛像,所用钱财,说的是向天下僧尼收税,实际上,僧尼都是不从事生产劳动的寄生虫,归根结底,这批钱还要出在广大老百姓身上。因此,宰相李峤上疏说:“天下的百姓。贫贱的占大多数。造佛像的钱多达七万多缗(mín)。如果把这笔钱拿来救济贫困,一户一千,就能救济十七万户,同时还能节省大量劳力,又符合佛祖慈悲之心。如果真的能这样做,佛祖和百姓都会高兴,陛下的功德便广大无边,与其修来生的幸福,哪胜让百姓得到今生的实惠呢?”监察御史(官名,掌监察官吏,巡按地方狱讼等事)张廷珪也上疏进谏说:“当前最关紧要的大事,首先是安定边境,积蓄财粮,休养生息。即使拿佛教的道理来说,也应当救灾救难,杜绝不正当的嗜欲。希望陛下能够体察我的愚见,行施佛的慈悲,把眼前的政事办好。”则天看过奏章以后,立即下令停止修建佛像,并亲自召见廷珪,给以重赏。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6847
  • 今日 45
  • 访问量 155289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