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后期,国势衰微。约在公元前1099年,帝辛(纣王)继位,连年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国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与痛苦。纣王也不顾百姓死活,大兴徭役,建造离宫别馆,离宫内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纣王与他的宠妃妲已终日酗酒歌舞,过着奢侈荒淫的生活。纣王还滥施酷刑,用“炮烙”残害无辜,使得社会动荡不安。这时,一个古老的姬姓部落——周国,在岐山(今陕西岐山东北)以南悄然崛起。西伯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是商的西方首领,在周地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积蓄力量,伺机灭商,纣王深以为虑,就借故把姬昌囚禁在皀里(今河南汤阴北)。
姬昌的儿子姬发(即后来的周武王),利用纣王自大好色、贪财,派大臣昼夜兼程赶到殷都,卑词厚礼,献上了美女、宝马和奇珍异宝。纣王欣喜万分,拉着美女的手说:“只此一件,就足以释放西伯了。”当即赦免了姬昌,还赐予他弓、矢、斧、钺,让姬昌掌有征伐之权。纣王见姬发如此恭顺,更加助长了骄奢情绪。姬昌回周后,受命称王,号文王,以既懂文韬武略、又熟悉商朝内部的贤士吕尚辅佐,积极做推翻商朝的准备。姬昌表面上服从商朝,朝觐纣王,佯装胸无大志,只图享乐的样子蒙骗纣王。纣王因此放松了警惕。姬昌继续发展生产裕民富国,修德强兵。使许多有才干的人,纷纷弃殷投周。
姬昌又利用纣王出兵江、准,***东夷的时机,率军征服了犬戎、密顺、黎、邗、崇等敌对小国,打通了讨伐商纣的道路。约公元前1070年,周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姬发继位,号武王,周武王为了观察各诸侯对讨伐商纣的态度,于即位的第二年,载文王灵位兴师东进,并召天下诸侯前来会盟。兵到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即有八百诸侯前来会盟,武王率各路诸侯军马进行渡河演习。登岸后,各首领都宣誓愿接受武王指挥,立即灭商。武王认为纣王力量仍然强大,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打败商纣,于是与众诸侯结盟后引兵西归,仍然表示臣服纣王。这就是“孟津观兵”。
两年后,纣王调集全部主力继续东征。武王认为时机已到,联合诸侯伐殷。公元前1066年正月,周武王率兵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联合各部落,共六万余人,渡过黄河,进军朝歌。二月初四,大军到达距朝歌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南)。武王左手握青铜大斧(代表生杀大权),右手举白色令旗,登台誓师。武王说:“商王纣昕信妇人的话,重用四方逃亡的罪人,残暴地虐待百姓,按照上天的意志对他讨伐。”全军挥矛舞盾,情绪激昂。武王又道:“今日交战,大家要勇猛向前,严格遵守命令!否则,均按军法从事。”全军呐喊,声震四野。这时商军主力远在东南战场,一时抽调不及,纣王急忙拼凑了十七万奴隶和战俘仓促应战。武王令吕尚率部为前锋,势不可当,亲率战车甲士从中央突入。殷军总数虽数倍于周军,但都不满纣王,只希望商朝早日灭亡。
见周军冲来便一哄而散,一部分还掉转矛头,冲击商军。商军在周军打击下,彻底溃败。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穿上玉衣,登鹿台***。商朝民众箪食壶浆欢迎武王大军进人朝歌。商王朝六百年的统治至此结束, 西周新王朝宣告开始。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