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过,则天为了夺取和巩固政权,一方面重用男宠、酷吏和娘家人,使他们有的做了宰相,有的当了统兵大将,大都参与国家大事,掌握着一部分重要的权柄。另心方面,则天又倚重狄仁杰、李昭德、魏元忠、姚崇李张東之等宰相和大臣。这些人有才有识,富有统治经验,则天对他们,一方面给以严密的监视和控制,他方面委以重任,让他们在治理国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则天以太后身份,杀太子,废皇帝,诛大臣,甚至改朝换代,当了皇帝,而政局始终比较稳定,没有发生大的***,使百姓大致上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安定生活。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上由于则天用人得当。
则天晚年,太子李显的地位已经确立,则天本人又衰老多病,因此,政治大权逐渐集中在上面说的那些大臣的手中。但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还有他们经常出入宫廷。不离则天左右。同时,则天过去的高压政策,还使些大臣忧心忡忡,怀有畏惧。因此,这些大臣都有一个心愿,希望能早日剪除张氏兄弟,夺掉他们所掌握的那部分权力,让李显早日登上帝位,以便恢复李唐皇朝,使他们的权力得到保障。于是,一场争权夺利的宫廷斗争便开始了。
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则天一病不起,住在洛阳宫长生殿,宰相们好几个月见不到她的面。可是张氏兄弟却日夜守候在则天身边,许多朝中大事,都由他们进行决断。后来,则天的病稍有好转,宰相崔玄時趁机进入宫中,对则天说:“皇太子李显是陛下的亲生骨肉,仁明孝敬,完全可以侍奉陛下,希望不要让那些外姓人出入宫中禁重地了。”则天听了,也说了些感谢的话,可是,并不采取任何行动。
后来,则天的病一天重似一天,张易之、张昌宗等仍旧在她身边处理政事,诸大臣却不能近前。于是,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偷偷地在一起商议,打算把张氏兄弟杀掉,迫使则天立即传位给太子李显。张柬之首先去做羽林军的工作,他找到羽林军大将军李多祚(zuo)悄地对他说:“将军能有今天的权力和富贵,是谁赐给的?”多祚感澈梯零地说:“是大帝啊! ”他说的“大帝”就是唐高宗。柬之说:“现在大帝的儿子,正在受着那两个姓张的坏家伙的迫害,将军难道不想报大帝的恩德吗?”多祚说:“只要对国家有利,你交给我什么样的任务我都愿担当。于是,柬之、多祚二人经过一番秘密计议之后,指天为誓,定下了杀掉张氏兄弟的计划。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