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乎!夙夜罔或弗勤。言当常勤于德。弗矜细行,终累大德。轻忽小物,积害毁大,故君子慎其微也。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谕向成也,未成一篑,犹不为山,故曰功亏一篑。是以圣人乾乾日侧,慎终如始也。允迪兹,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言其能信蹈行此诫,则生民安其居,天子乃世世王天下也。武王虽圣,犹设此诫,况其非圣,可以无诫乎?其不免于过,则亦宜矣。
出自《群书治要》卷二《尚书》。
罔,无;弗,不,这是双重否定。矜,崇尚。篑,盛土的器具。呜呼!为人君者应当从早到晚无不勤奋。言当常勤于德。说的是君王应当常常勤于修德。如果不注重细微的行为,终将连累大德。轻忽小物,积害毁大,故君子慎其微也。轻视疏忽小事,其危害积累起来,就会坏了大事。所以君子会谨慎对待几微之事。就像要堆起九仞的高山,却功亏一篑。谕向成也,未成一篑,犹不为山,故曰功亏一篑。是以圣人乾乾日侧,慎终如始也。比喻堆土为山即将成功,但尚差一篑,就不能成山,所以叫功亏一篑。所以圣人总是终日乾乾,自强不息,慎终如始。若能真诚地奉行这些劝告,人民将永保安居,天子就能世代为王。言其能信蹈行此诫,则生民安其居,天子乃世世王天下也。武王虽圣,犹设此诫,况其非圣,可以无诫乎?其不免于过,则亦宜矣。这里说的是如果真能遵循、施行这些告诫,那么人民就能永保安居,天子也世世代代地称王了。武王虽然圣明,尚且预设这些告诫,何况不像武王那些圣明的君主,可以没有人来劝诫吗?他们不免于过错,这也是应该的事了。
历史上有一位张恭懿,到都察院任职时,廷相王台长对张恭懿非常器重,觉得张恭懿是可塑之才,所以特别提点张恭懿,对张恭懿说:“昨天下过雨之后,我出门看到一车人穿着新鞋下车。他们从灰厂经历长安街,走了很远的路。雨后的地很泥泞,因为他们穿着新鞋,都择地而蹈,选择比较干的地方,唯恐自己的新鞋被泥水污染,非常小心谨慎。但是他们到贳城后,土地越来越泥泞,偶然一次把鞋沾脏了,就不再像以前那样顾惜自己的鞋子了。”
王台长接着说:“居身之道,亦犹是尔;倘一失足,无所不至矣。”为官、修身之道也是如此,就像新鞋沾了泥水,第一次被染污之后,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小心谨慎。所以“倘一失足,无所不至矣”,如果第一次把持不好自己,比如做官的人第一次收贿赂,或犯邪淫,以后恶事连连,就不再顾惜。“公佩其言,终身弗忘”,张恭懿非常感佩王台长讲的这番话,所以终身谨记。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在没有作恶之前,都能严守自己的节操,把持得很好。但是第一次放纵之后,就可能一错再错,很难像以前那样把持自己的操守。所以要慎于始,慎于几微之事。
修身不仅要慎于始,慎于微小之事,还要持之以恒,慎终如始。《周易·恒卦》中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所以,“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就像要堆起九仞的高山,却功亏于一篑,还差一篑的土没有成,也不能堆起高山。所以圣人总是终日乾乾,自强不息,慎终如始。
《国语》中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为善就像登山一样艰难,造恶却像山崩一样迅速堕落。这是提醒人们为恶容易为善难。“从善如登”,为什么为善像登山一样艰难?因为向上攀登,要不断克服地球的引力。引力比喻各种诱惑、吸引,譬如财色名利、吃喝玩乐、骄奢淫逸等,时时吸引人向下堕落。一个人要向善,就必须克服长期形成的习气。习气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克服习气同样需要一个过程。为恶就像山崩一样迅速,甚至是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山崩塌的时候,会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迅速坠落。
朱子云:“要做好人,则上面煞有等级。做不好人,则立地便至。只在把住放行之间耳。攀跻,分寸不得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学者可不畏哉?”朱子提醒学人,做好人不容易,要时刻警醒自己。好人有很多等级,有君子、贤人、圣人,而君子、贤人、圣人之中还有很多等级,可见做好人实在不易。所以古人提醒人们“德比于上则知耻”,德行要和比自己好的人相比,和古圣先贤相比,他们早已经成圣成贤,而自己还是博地凡夫,因此要生起无比惭愧的心,不能因为自己修行稍有进步就沾沾自喜,这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做不好人,则立地便至”,如果想做一个恶人,太容易了。恶人和善人“只在把住放行之间耳”,也就是在把持和放纵之间的差别,如果能把持住自己的操守、德行,就能够向上攀登,成为君子、贤人、圣人;如果放逸自己,懒散、放纵、任性、得过且过,就很容易成为恶人。“攀跻”,就是要向上攀登,“分寸不得上”,进一步都非常难,要克服很多诱惑、困难。“失势,一落千丈强”,就像爬山的时候,一旦脚踩空了,一失足成千古恨,会迅速堕落。所以,修学之人怎能不心怀恐惧?一定要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言行。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些古语提醒人要克服恶习、惯性,开始都不容易,一旦让恶念相续之后,必有大祸。人了解到这一点,才不敢造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子孙后代和自己都是一体的,作恶不仅毁掉自己的人生,也会让子孙后代因为自己不谨慎的行为而受影响。所以,真正慈爱后代的人一定是克念作圣,能够克服自己的妄念、习气,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的榜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