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乐读
诗词雅言
清朝历史
明朝历史
宋朝历史
唐朝历史
首页
/
国学文化
/
正文
2025-05-23 12:00
别把自己的脚,伸进别人的鞋里
作
者: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
(ID:gxsh789)
不是每一条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中。
♬
点上方
绿标
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宋朝诗人苏轼曾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看高低尽不同。”
人生在世,每个人身处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物自然不一样。
位置不同,想法不一致;角度不同,预期不一样;人心各异,谁也不能感同身受。
活在这个世间,能够真正了解你的,只有你自己。
所以与人交往时,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更不要把自己的脚,一次次伸进别人鞋里。
01
关系再好,保留距离
《庄子·山木》中说:“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即使是交情再好的朋友,亲密十足的爱人,也要懂得给彼此留有空间。
没有距离的相处,只会让人疲惫不堪;没有距离的感情,只会让人心生压抑。
魏晋时期,被同列为“竹林七贤”的嵇康和山涛,两人关系十分要好,经常在一起吟诗作赋。
后来,山涛追随司马氏,想要当朝为官,而嵇康只想隐居山林。
山涛三番两次劝阻嵇康,甚至不经过嵇康的同意,私自向皇帝举荐了他。
嵇康知道后,十分恼火,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从此与山涛绝交。
庄子曾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的追求和理想,与其强求别人,不如做好自己便可。
不管是爱人还是友人,都要懂得知分寸,换位思考。
正所谓:“距离产生美”。
世上的任何一段关系,都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只有懂得保持距离,互相尊重彼此,才能细细品味这段关系带来的美好。
02
想法不同,尊重即可
孔子曾告诉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实很多时候,真正的尊重同样也是“己所欲,勿施于人。”
让自己按照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也让别人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度过一生。
《庄子·外篇·至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鲁国的君主有一只海鸟,每天用自己享乐的方式来供养这只海鸟。
不仅用车子接送它,还每天演奏《九韶》让它高兴。
食物是牛、羊、猪等肉类,喝得更是无比昂贵的美酒。
结果这只鸟不敢吃,不敢喝,内心更是忧郁悲伤,不过三天就病终而亡。
生活中,有多少人如鲁君一般,把自己喜欢的强加在别人身上。
不会倾听别人的想法,更不懂换位思考去关照别人。
要知道人与人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观点。
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和想法,不要用自己心中所想去理解和要求他人。
《论语》中讲:“君子和而不同。”
人间百态,人心百结,只有懂得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和不同,才能让自己真正迈向成熟。
03
与人相处,贵在理解
《孟子.万章下》有言“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在相知,贵在知心。”
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就是理解,最难得也是理解。
缺乏理解,感情才会逐渐走向末路;缺乏体谅,才会让关系逐渐中断。
理解,是心与心的桥梁,更是一个人最深层次的素养。
有这样一则故事:
在火车上,一个醉汉冲撞了一位乘客,其他人都心生鄙夷。
小女孩看见后问自己的妈妈:“他是坏人吗?”
妈妈温柔的回答道:“不,他只是不开心。”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一些看不惯,不喜欢的行为和作风。
与其一直抱怨,不如学会包容。
《马太福音》里讲:“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
那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
”
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理解,苛责自会少一些;多一些体谅,矛盾自会少一点。
理解,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尊重;体谅,是心与心之间最好的共鸣。
学会理解别人,就是在善待自己。
▽
一位作家曾说“不是每一条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中。”
人这一生,欢乐与否,只有内心知道;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因此,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测量别人的鞋子,更不要把自己的脚,伸进别人鞋里。
当你懂得分寸和尊重,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就会发现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
上一篇:关羽为何总以“绿帽”形象出场?探秘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下一篇:喜欢跳槽人的命理
相关推荐
06-29
1
若要降伏魔鬼,先降伏自己邪气!
06-18
2
给鬼神烧纸钱到底有没有用?超度中焚化的纸钱和元宝,是亡魂自己带走了吗?
06-11
3
女子有德行,就能化解自己的灾难
05-28
4
佛说:管好自己的嘴,不要说这些话!
05-23
5
与人关系再好,也不要透露自己这3个秘密,对你没好处!
05-16
6
拥抱阳光,做最好的自己
04-18
7
人活着,发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04-17
8
愿我们,都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
03-31
9
世界读书日: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03-26
10
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03-19
11
梦见自己生孩子预示着什么?
03-11
12
人民日报: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过程
03-07
13
苏轼:放下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02-22
14
法行先天大道,将用自己元神!
12-10
15
《周易》:守住自己,就能离祸得福,吉无不利!
12-07
16
等着别人来生我美滋滋
12-06
17
希阿荣博堪布:上师不是你一个人的,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才与上师相应!
11-28
18
秋天,最适合好好爱自己。
11-22
19
不要从别人嘴里认识另一个人
10-27
20
十句话,看清别人,明白自己!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9876
今日
0
访问量
1944996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07-04
1
刘备托孤时诸葛亮为什么会在身边 刘备是真心托孤吗
07-03
2
从地痞无赖到北宋名将,揭秘高琼传奇的一生
07-05
3
蒋济被司马懿当猴耍:一场权力游戏的悲剧缩影
07-05
4
杨秀清有多厉害:太平天国东王的权力巅峰与悲剧
07-03
5
永乐皇帝是谁?明朝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朱棣
07-03
6
夏侯惇吞眼是真实吗:历史、文学与医学的三重考辨
07-05
7
王亶望女儿的婚姻之谜:一场贪腐案背后的家族命运
07-05
8
戚继光时代的皇帝:三朝更迭中的名将沉浮
07-04
9
关羽守华容道:历史真相与文学演绎的千年交织
07-03
10
清朝为何不敢删除明朝历史:政治智慧与文化传承的双重考量
07-03
1
祖冲之编写了什么书?祖冲之倔强而有毅力、聪颖而又善于思考
07-03
2
包拯判案的民间故事有很多,“割牛舌”一案是怎么回事?
07-03
3
包拯升任为端州知州后,查办的第一个案件是什么?
07-03
4
包拯断案的过程,包拯身穿便服,打扮成老百姓深入调查
07-03
5
包拯断案的故事:紫石端砚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朝廷贡砚不够用?
07-03
6
永乐皇帝是谁?明朝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朱棣
07-03
7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才高八斗的出处
07-03
8
古代通信方式,通讯方式多种多样
07-03
9
顾炎武简介,顾炎武在学术上有什么影响
07-03
10
【海上记忆】赵祖康在兴国路324号
标签列表
紫禁城
(4)
赵云
(117)
景穆帝
(1)
太子
(71)
杨广
(33)
刘恒
(18)
皇位
(48)
汉献帝
(29)
皇后
(36)
朱高炽
(6)
李世民
(74)
武则天
(120)
战国时期
(32)
彭城
(10)
宰相
(58)
李白
(44)
项羽
(147)
蒙恬
(19)
吕不韦
(15)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4)
刘秀
(40)
赵国
(22)
高渐离
(1)
勾践
(25)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1)
圣人
(3)
张飞
(90)
刘邦
(214)
夫人
(68)
诗人
(36)
曹植
(20)
诸葛亮
(242)
司马懿
(94)
孙子
(16)
吕布
(108)
公主
(111)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