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孔子学堂
云修行
诗词美文阅读
三国历史
汉朝历史
清朝历史
首页
/
国学文化
/
正文
2025-05-23 12:00
别把自己的脚,伸进别人的鞋里
作
者: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
(ID:gxsh789)
不是每一条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中。
♬
点上方
绿标
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宋朝诗人苏轼曾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看高低尽不同。”
人生在世,每个人身处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物自然不一样。
位置不同,想法不一致;角度不同,预期不一样;人心各异,谁也不能感同身受。
活在这个世间,能够真正了解你的,只有你自己。
所以与人交往时,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更不要把自己的脚,一次次伸进别人鞋里。
01
关系再好,保留距离
《庄子·山木》中说:“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即使是交情再好的朋友,亲密十足的爱人,也要懂得给彼此留有空间。
没有距离的相处,只会让人疲惫不堪;没有距离的感情,只会让人心生压抑。
魏晋时期,被同列为“竹林七贤”的嵇康和山涛,两人关系十分要好,经常在一起吟诗作赋。
后来,山涛追随司马氏,想要当朝为官,而嵇康只想隐居山林。
山涛三番两次劝阻嵇康,甚至不经过嵇康的同意,私自向皇帝举荐了他。
嵇康知道后,十分恼火,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从此与山涛绝交。
庄子曾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的追求和理想,与其强求别人,不如做好自己便可。
不管是爱人还是友人,都要懂得知分寸,换位思考。
正所谓:“距离产生美”。
世上的任何一段关系,都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只有懂得保持距离,互相尊重彼此,才能细细品味这段关系带来的美好。
02
想法不同,尊重即可
孔子曾告诉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实很多时候,真正的尊重同样也是“己所欲,勿施于人。”
让自己按照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也让别人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度过一生。
《庄子·外篇·至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鲁国的君主有一只海鸟,每天用自己享乐的方式来供养这只海鸟。
不仅用车子接送它,还每天演奏《九韶》让它高兴。
食物是牛、羊、猪等肉类,喝得更是无比昂贵的美酒。
结果这只鸟不敢吃,不敢喝,内心更是忧郁悲伤,不过三天就病终而亡。
生活中,有多少人如鲁君一般,把自己喜欢的强加在别人身上。
不会倾听别人的想法,更不懂换位思考去关照别人。
要知道人与人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观点。
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和想法,不要用自己心中所想去理解和要求他人。
《论语》中讲:“君子和而不同。”
人间百态,人心百结,只有懂得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和不同,才能让自己真正迈向成熟。
03
与人相处,贵在理解
《孟子.万章下》有言“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在相知,贵在知心。”
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就是理解,最难得也是理解。
缺乏理解,感情才会逐渐走向末路;缺乏体谅,才会让关系逐渐中断。
理解,是心与心的桥梁,更是一个人最深层次的素养。
有这样一则故事:
在火车上,一个醉汉冲撞了一位乘客,其他人都心生鄙夷。
小女孩看见后问自己的妈妈:“他是坏人吗?”
妈妈温柔的回答道:“不,他只是不开心。”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一些看不惯,不喜欢的行为和作风。
与其一直抱怨,不如学会包容。
《马太福音》里讲:“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
那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
”
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理解,苛责自会少一些;多一些体谅,矛盾自会少一点。
理解,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尊重;体谅,是心与心之间最好的共鸣。
学会理解别人,就是在善待自己。
▽
一位作家曾说“不是每一条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中。”
人这一生,欢乐与否,只有内心知道;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因此,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测量别人的鞋子,更不要把自己的脚,伸进别人鞋里。
当你懂得分寸和尊重,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就会发现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
上一篇:关羽为何总以“绿帽”形象出场?探秘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下一篇:喜欢跳槽人的命理
相关推荐
07-23
1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一生最重要的事业
07-16
2
妻子在家尽心侍奉公婆,闻名天下的丈夫,却在外面和别人生了11个孩子
07-13
3
与春相约,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06-29
4
若要降伏魔鬼,先降伏自己邪气!
06-18
5
给鬼神烧纸钱到底有没有用?超度中焚化的纸钱和元宝,是亡魂自己带走了吗?
06-11
6
女子有德行,就能化解自己的灾难
05-28
7
佛说:管好自己的嘴,不要说这些话!
05-23
8
与人关系再好,也不要透露自己这3个秘密,对你没好处!
05-16
9
拥抱阳光,做最好的自己
04-18
10
人活着,发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04-17
11
愿我们,都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
03-31
12
世界读书日: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03-26
13
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03-19
14
梦见自己生孩子预示着什么?
03-11
15
人民日报: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过程
03-07
16
苏轼:放下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02-22
17
法行先天大道,将用自己元神!
12-10
18
《周易》:守住自己,就能离祸得福,吉无不利!
12-07
19
等着别人来生我美滋滋
12-06
20
希阿荣博堪布:上师不是你一个人的,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才与上师相应!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11989
今日
44
访问量
2353233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08-19
1
赵光义皇位传承:从“金匮之盟”到赵恒继统的权力变局
08-24
2
马皇后一句话救了宋濂——朱元璋与太子朱标的求情无果
08-19
3
绿帽子是什么意思?绿帽子最早出自哪里?绿帽子有什么典故?
08-19
4
李世民与武则天:一段跨越伦理与权力的复杂关系
08-23
5
赵匡胤与周娥皇:野史浪漫与历史真相的碰撞
08-24
6
伊朗是如何从逊尼派转向什叶派的?
08-23
7
袁中道:晚明文坛的性灵之音
08-22
8
陈圆圆:乱世红颜的浮沉与悲歌
08-23
9
王安石变法:理想与现实的撕裂——从民生视角审视变法之弊
08-23
10
宋英宗短命之谜:权力漩涡中的身心崩塌
08-24
1
伊朗是如何从逊尼派转向什叶派的?
08-19
2
法术与丰碑:太平天国的西王萧朝贵是如何“神化”的?
08-19
3
揭秘:民国土匪大学,造就了多少风云人物!
08-19
4
唐朝那些状元作文都是怎么写的?
08-19
5
敢笑黄巢不丈夫是什么意思?黄巢是谁?敢笑黄巢不丈夫出自哪里?
08-19
6
鞑靼人是什么意思?鞑靼人的由来,鞑靼人都居住在哪里?
08-19
7
出言不逊是什么意思?出言不逊出自哪里?出言不逊有什么典故?
08-19
8
绿帽子是什么意思?绿帽子最早出自哪里?绿帽子有什么典故?
08-19
9
后唐闵帝是谁?闵帝为什么没有实权?
08-19
10
赵匡胤当皇帝的背景是什么?赵匡胤怎么一步步当上皇帝的?
标签列表
紫禁城
(5)
赵云
(130)
景穆帝
(1)
太子
(79)
杨广
(35)
刘恒
(20)
皇位
(56)
汉献帝
(32)
皇后
(36)
朱高炽
(9)
李世民
(82)
武则天
(138)
战国时期
(32)
彭城
(11)
宰相
(67)
李白
(55)
项羽
(155)
蒙恬
(19)
吕不韦
(17)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7)
刘秀
(42)
赵国
(22)
高渐离
(1)
勾践
(26)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2)
圣人
(4)
张飞
(96)
刘邦
(231)
夫人
(73)
诗人
(44)
曹植
(21)
诸葛亮
(283)
司马懿
(121)
孙子
(16)
吕布
(117)
公主
(125)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