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迁徙到襄阳后做了什么?白居易几岁参加的乡试?

到贞元九年,白居易二十二岁了。这时他父亲由徐州移官至襄阳。白居易全家也都跟随父亲迁徙。襄阳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古城,白居易在那里一面刻苦读书,一面到处寻访古迹,增长见识。他瞻仰过诸葛亮隐居的隆中村,在那里,他看见诸葛亮与孟获作战时用的一面铜镜,引起了对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政治家的无限敬仰之情。他还到过离城不远的鹿门山。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田园派诗人孟浩然先后在这山里隐居四十余年,最后死在这里。白居易瞻仰了这位前辈诗人的坟墓,还写了一首《游襄阳怀孟清然》的诗篇,对孟浩然长期刻苦治学的精神和杰出的文学才华表示热烈的赞扬,对诗人仕途失意和寂寞孤独的一生,表露出深切的同情。

正当白居易发愤读书,准备施展抱负的时刻,他父亲突然病故了。这对于年轻的诗人是个很大打击。从此,他失去了依靠,生活更加困窘了。他只得将母亲和弟弟行简送回符离,不久全家又迁往洛阳,自已孤身去浮梁投奔他的哥哥白幼文。

贞元十五年,白居易已经二十八岁。这年秋天,他在宣州(今安徽宣城)参加了乡试,考中了举人,并被宣州刺史推荐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这对诗人来说,自然是值得庆幸的大事。谁知就在白居易准备应试的前夕,突然传来河南发生大规模军事***的消息,诗人大吃一惊,终日坐立不安。那天夜晚,他久久地凝视着中天的一轮皓月,遥想起受灾受难的家乡亲人,不由得思潮澎湃,心如火焚。他有多少话要对亲人倾吐啊!他想说,眼看战乱迭起,天旱地荒,祖传的家业早已荡然无存,弟兄们只得离家出走,各奔西东;他想说,经过兵祸的浩劫,家里的田园一片荒芜,等着人去耕种,可是,亲骨肉们一个个都还在流离颠沛途中环他想说,每当自已看到离群的孤雁,看到被秋风连根吹起的飞蓬,就会觉得亲人们的遭遇不也是同样如此吗?他想说,今夜的月亮是那么明亮,分隔在五处的本家弟兄们,一定都含着泪,望月兴叹,大家都在共同思念故乡故土啊!

想着想着,白居易忍不住热泪挂满了腮边,他立即提起笔,将此情此景写成了一首著名的诗章: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诗成以后,白居易恨不得立即奔赴家乡,但想起长安的考试,又矛盾重重,内心十分痛苦。最后,诗人还是决定强抑悲痛,去长安应试。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14599
  • 今日 0
  • 访问量 286691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