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是谁的墓?在昭陵,周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陵墓,它们像捧着月亮的星星一样守护着昭陵,向南辐射形成一个扇形,就像君臣的生活一样,皇帝们朝南,朝臣们侍列殿。在这个扇形的中心,昭陵变得越来越有王者风范,统治着周围。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墓地,据统计,昭陵周边有7座诸王墓、8座妃嫔墓、22座公主墓、53座三品以上丞相墓、64座英雄将军墓、180多座包括少数民族领袖墓在其中。这些墓葬被称为“陪葬墓”,这样一个庞大的陪葬墓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更不用说中国了,所以昭陵被称为“世界著名的陵墓”。在关中的第18座唐陵中,没有多少其他皇帝的陵墓和昭陵墓一样陪葬墓那么多。最典型的是太监高力士是唯一一个葬在唐玄宗身边的,唐肃宗陵墓只有郭子仪将军陪葬”。那么,是什么决定了陪葬的陵墓数量呢?与昭陵合葬的巨大陵墓是如何形成的?

唐陵的丧葬制度沿袭了汉代以来形成的制度。如果帝陵周围有大量的免费区域,可以送给亲人和英雄等。在贞观18年,唐太宗曾下过一道圣旨:“从今以后,如果英雄密戚和德业佐死了,就应该给他们一个位置”。后来,他允许英雄们和他一起下葬,这些大臣的后代可以和他们的祖先一起葬在昭陵周围。
在昭陵随葬墓中,我们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人物墓,如魏徵墓、新城公主墓、李靖墓、长乐公主墓等。很多墓前都有石人、石虎、石羊、石碑,还有一些形状特殊的墓室。土丘的形状其实是根据一座名山修建的,据说是对有特殊功绩的大臣的特殊奖励。

当然,这么多墓葬不是随意排列的,是按照严格的陪葬墓制度,按照死者身份政治地位和与皇帝的关系排列的。由于唐太宗时期开放的政治氛围和强大的国力,许多英雄和将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后世无法比拟的。因此,他们中的许多人,包括许多少数民族领袖,都能够在昭陵周围拥有土葬的地位。到了中晚唐,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昭陵是谁的墓?昭陵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墓地,陪葬墓数量最多,它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昭陵是初唐至盛唐时期的实物见证,是了解和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君主专制政治、经济、文化的珍贵文物宝库。有人说天下第一行书的真迹在昭陵?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