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历史故事/伍子胥“疲楚”计划妙在什么地方,伍子胥孙武是什么关系?
  • 2025-04-24 09:13

伍子胥“疲楚”计划妙在什么地方,伍子胥孙武是什么关系?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大将孙武、大夫伍子胥、太宰噽伯的辅佐下,国力大增。公元前512年,阖闾认为可以攻打楚国了,于是召集孙武、伍子胥、噽伯共议出兵大事。孙武道:“大王要远征楚国,时机尚不成熟。楚国地大物博、兵多将广,而我们吴国是个小国,人口少,物力也不够富足,要想打败楚国,还需要几年的准备。 ”

伍子胥因自己的父兄都被楚王杀害,急于报仇,在同意孙武的意见时,又提出了一个“疲楚”的妙计:把吴国的士兵分为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扰楚国的边境,一军返回,另一军则出发,这样,自己的军队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整,而使楚国的军队疲于奔命,劳苦不堪。

孙武和噽伯也都认为伍子胥的计策切实可行。于是,第二年,阖闾开始实施伍子胥的“疲楚”计划:派一支部队袭击楚国的六城和潜城(均在今安徽境内),楚国急忙调兵援救潜城,吴兵则已离开潜城攻破了六城。过了一些日子,吴兵又攻击楚国的弦(今河南境内),楚国慌忙调兵奔走数百里援救弦,但是,援军还没有赶到弦,吴兵已撤退回国了。一连六年,吴国用此“疲楚”之计使楚国士卒疲于奔走,消耗了其大量实力。

公元前506年,楚国令尹囊瓦攻打蔡国,蔡国向吴国求救,阖闾认为这是一个出兵攻楚的大好时机,再次召集伍子胥、孙武和露伯商议出兵之计,伍、孙、伯三人一致同意阖闾的意见。这一年冬天,阖闾亲率伍子胥、噽伯、孙武,倾全国的军队计六万多人誓师!伐楚。

楚军连年奔走作战,实在是“疲劳”已极,因此,吴军长驱直人,迫近汉水方才遇到囊瓦的“阻挡”。决战时刻,吴军士气旺盛,而楚军战战兢兢,勉强应战。双方军队一接触,楚军就土崩瓦解,囊瓦率先逃走,大夫史皇战死。吴军乘胜追击,接连在郧、随一带和雍地大败楚军,然后渡过汉水,迅速攻占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楚昭王跑得快了一步,才没有成为吴军的俘虏。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6802
  • 今日 0
  • 访问量 155186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