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年,即宣统三年(1911),是社会矛盾长期积聚而达到总爆发的一年。八月,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黄花岗起义和保路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派,计划在广州发动更大规模的起义。在条件尚不具备而事机又有泄漏的情况下,同盟会领导人黄兴决心迅速发动起义,冒险一击,时间定于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1 9 1 1年4月2 7日)。届时黄兴仅率一百数十人发难,攻入两广总督督署,随后遇到大批清军的攻击。***党人以寡敌众,许多人战死或被捕牺牲。其遗骨合葬于黄花岗,故这次起义称“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刚刚被***,湖南、湖北、广东、四川四省广大人民以及资产阶级、地方绅商,为反对清政府掠夺商民路权,擅自把粤汉、川汉路权拍卖给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又掀起了保路风潮。四川保路运动发展尤其迅速,超出了立宪派“文明争路”的范围。成都和全省许多城镇一齐罢市,并提出不纳粮税、不认外债等。清政府决定武力***,派端方带兵入川。总督赵尔丰逮捕保路的领袖多人,并开枪击毙游行群众数十人。四川各地的同盟会员和哥老会员纷纷组织保路同志军,筹划起义,把合法的保路运动发展为反对清朝的武装斗争。各路同志军从四面八方围攻成都,声势浩大。清 政府急忙从湖北调兵入川,湖北形势亦发生动荡。
四川保路运动为武汉***党人发动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武汉地区的文学社、共进会等团体,平日在新军中宣传***、发展组织,因而在军队中有深厚的基础,许多士兵和下级军官参加***组织。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