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四年初夏。一天, 湘江两岸,旗幡招展,江边停靠着几只楼船。在阳光照耀下,这些旗帜、楼船更显得威严。原来新任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县)刺史裴虬去上任,今天要路过这里,以潭州刺史崔瓘为东道主的地方官在这里迎候,并在湘江饯行。杜甫是裴虬的老朋友,也被邀请作陪。
傍晚,裴虬的官船才到,得到通报,饯行官员也都陆续到了。

入夜,楼船里灯火辉煌,湘江两岸照耀得如同白昼。船上灯火和天上星星一起映在江水里,分不清那是星,那是灯光。悠扬的笙歌,喧哗的笑语,划破了夜空的沉寂。
“杜公,长安一别,一别就是二十年,想不到今天能在江边相见!”裴虬一见杜甫,十分高兴。
“日子过得真快呀!那时候我们只是三十出头的青年现在已成了须发斑白的老头了。怪不得孔子要以息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现在你是一郡的长官,掌握着军符侯印,好像良马登途,飞腾得多快呀!可我呢?南北逃难,一无成就,面对老朋友,真是惭愧。”杜甫见裴虬不忘旧情,又感激又惭愧地说。
在互相叙述了长安分别以来的情况后,裴虬对杜甫说:“记得当初我任永嘉尉时,你还写诗送我呢。今天你也该有个赠言。”

“希望你保持有气略, 敢谏诤,刚毅鲠直的高尚品格,对内解除人民痛苦,对外抵御戎狄入侵。”
“感谢老友厚爱,决不辜负老友期望。”
“哎呀,差点忘了给你们介绍。”这时东道主崔瓘忽然站起来对杜甫说,“来来来,这是侍御苏涣,是位诗人,尚且文武双全。难得的是他身为侍御,但不交‘州府之客’。”接着又对苏涣说:“这是大名鼎鼎的诗人杜甫。你们谈谈吧!”
这位苏涣,少年时在巴蜀一带作过“强盗”,善于使白弩,被人称为“弩跖”( 古代传说中起义军领袖),来往的商人都害怕遇到他。后来放弃了这种生活,专心读书,中了进士,潭州刺史崔瓘请他作府中的从事。

杜甫见苏涣年纪在四十光景,筵席间说话不多,眉字间有一股英俊之气,显然是一个有抱负的不同寻常的人。杜甫晚年所周旋的都是些庸俗的官吏,苏涣的出现,使他耳目一新。苏涣对杜甫诗名也早有所闻,个也是相见恨晚。
鸟鹊噪聒,东方泛出鱼肚白,杜甫和苏涣肩并肩的站在岸上,旁边还有一大群官吏,看着裴虬的楼船扬帆而去。
自从杜甫和苏涣结识以后,经常交往,有时二人同坐轿子到城北去游览!有时又一同到城南去看农家种田,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