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失守,白水也陷落。人们扶老携幼,争先恐后逃亡。一路上唤爹娘的,呼儿女的,一片哭声。杜甫一家也夹在流亡的队伍里。
“表叔呢?”已经走了十多里,王砅发觉杜甫不见了,便问道。
王砅一问,杨氏才发觉杜甫离散了,急得不知怎样才好。
“你们在这里等一下,我回头去寻找。”说着,王砅急冲冲地走了。
“表叔——”王砅沿路大声呼喊着。最后终于找到了。原来杜甫因为过分疲劳,陷在蓬嵩里。王砅把自己的马让给杜甫,他右手持刀,左手牵缰,保护杜甫脱离了险境。
杜甫和妻子会合后,继续前行,经过百水东北六十里的彭衙故城的时候,带着的干粮早已吃完了。怀中的女儿饿的直哭。
走了一程,实在走不动了,一家人便在一棵大树旁歇下。惨淡的月光笼罩着荒山,笼罩着杜甫疲惫的一家。
紧接着是连绵不断的雷雨天气,路径泥泞,有时一天只能走几里路。几天以后的一个黄昏,到了离鄜(fu)州(今陕西富县)不远的同家洼。
“夫人,友人孙宰就住在这里,我们我他想想办法吧。”
杜甫轻轻地敲了孙宰的门。
“啊,杜公,是你,怎么会来这儿的?”孙宰赶快点起灯烛,迎接这落难的一家。主人预备了丰盛的晚餐,把已经熟睡了的孩子们也叫醒了来吃。杜甫在同家洼休息了几天,把家安置在鄜州城北的羌村。由于连绵不断地下着大雨,鄜州附近的三川山洪暴发,淹没了广大的田地。远方是兵灾,眼前是洪水,听到的是万家被难的哭声。国家的危亡,人民的灾难,自己的遭遇,这一切使杜甫心如刀绞。
当杜甫在从白水到鄜州的起伏不平的荒山穷谷奔波的时候,玄宗帝也在六月十二日黎明逃往西蜀。不久,太子李亨(肃宗)即位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西北),杜甫在羌村听到这个消息,立即把复兴的希望寄托在李亨身上。在八月里,他打起精神从羌村北行,投奔灵武。不幸在路上被叛军捉住,送到了沦陷的长安。也许因为杜甫当时没有什么地位,叛军并没有把这位诗人看在眼里,所以在长安没有受到严酷的俘虏待遇,也没有和长安的官更一样被送到洛阳,逼使投降。他仍被软困在长安。
初冬天气,北风呼啸,原野萧瑟。一天,杜甫悄悄地来到了城西怀远坊东南的大云寺。这是一个有名的寺院,要在过去,门前一定车水马龙,庙里一定灯烛辉煌,可是现在却静悄悄的,进香、游览的人一个也没有。好在杜甫过去是这里常客,路径熟悉,他轻轻推开了门,又轻轻的关上了,然后进入深院。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