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为何要陈州查粮?是谁让包拯陈州查粮的?

“庆历新政”在皇亲国威和守旧派官僚的强烈反对下,不久便失败了。主持新政的官员纷纷离职,范仲淹也被派到了西部边防御敌。其他拥护新政的主要官员,有的被查办,有的被革职,有的被罚金。参知政事贾昌朝和御史中丞王拱宸非常得意地说:“新派官员一网打尽矣”。

在这种情况下,京东西路转运使王逵向朝廷送来了一本奏章。奏章中说,今年陈州的麦子收成不好,知州任师中不准老百姓改用货币代小麦缴纳赋税,弄得老百姓无法生活,纷纷逃亡他乡。他请求朝廷立即将任师中撤职,另任一名新知州。

王逵的奏章,轰动了朝廷。王逵向来以残酷压榨百姓出名,而任师中则以爱民如子被人称颂。所以,一些官员们私下议论说:“王逵变成了爱民官,真是天下的奇闻!”但是,御史中丞王拱宸却暗暗高兴。他以为王逵弹劾任师中是打击地方上拥护新政官员的好机会,所以忙将王逵的奏章送给了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看了奏章以后,十分气恼。让他命王拱宸以御史台的名义,彻底查清这件事情。

王拱宸回到御史台,立即召集御史们议论王逵的奏章。有几个专看上司脸色办事的御史说:“既然王大人说万岁有撤换任师中的意思,我们再搜集一些关于任师中的罪状,建议吏部把他撤职就是了。”有的人不同意这样做。包拯坐在一旁,细心听着御史们的议论,没有吭声。

王拱宸见包拯一言不发,心想:包拯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一定得把他争取过来。所以,他向包拯微微一笑说:“包大人,这件事你看是按照万岁的意思办呢,还是另有高见?”

包拯说:“对于王逵和任师中,我和他们没有交往,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究竟谁是谁非,一时难以说清。不过,我想冒昧地问一下,万岁看过王逵的奏章,没让查清情况就说要撤换任师中吗?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应该请求万岁,待查清事情的真相之后再作处理。不知王大人意下如何?”

王拱宸本来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快刀斩乱麻,撤了任师中完事。包拯一问,他不得不说:“万岁也有让我们查清此事的意思,刚才我说得不大清楚。”王拱宸看看御史们,御史们低头不语。接着,王拱宸又说:“这 件事还需要不需要进一步查清呢? 要查,怎么个查法?”

御史们都感到有进一步查清的必要。但究竟怎么个查法?他们之间互相观望着,谁也不吭声。

包拯说:“这件事很好办。事情发生在陈州,要查清此事,就得派人亲自到陈州去一趟。”

有两个御史见包拯提出派人到陈州去,立即表示赞同。

派谁到陈州去呢?不少人看着王拱宸的脸色,听着他的话音,猜测着他的心思,反复地思考着。停了老半天,还是没有人愿意去。

大刘王拱宸暗 自高兴。他故意问包拯:“大家 都不愿意去,你看怎么好?要不然你就走一趟?”

包拯早就考虑着自 己要去陈州一趟, 但又不便及早提出来。这时,他见王拱宸让自己去,就说:“只要王大人有这个意思,我一定遵命。”

这一下王拱宸可慌了手脚。是想堵一下包拯的嘴,想不到包拯竟真的答应了。他想了一会儿,对包拯说:“此去陈州可是个苦差事呀!你愿前往,自然很好。如果眼下公务繁忙,也可以另派他人。你是否再想一-想? ”包拯早就看出王拱宸的用意,其他人也不会有去的。于是便果断地说:“王大人既然如此看重我,我定当仁不让。不过,此去陈州干系甚大。如果我查的情况不实,或不能秉公而言,愿受国法制裁。但是,如果我直清了事实真相,朝廷不能秉公而断,王大人能不能为我做主?”

箭在弦上,不能不发。王拱宸硬着头皮说:“包大人只管去,我一定为你做主。”

包拯听了之后,转脸向御史们说:“诸位大人,既然王大人为我做主,明天我就启程了。”

第二天,包拯带着一名书吏,骑着一匹膘肥体壮的雪青马,踏上了通往陈州的官道。去往陈州查粮的路上。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13069
  • 今日 45
  • 访问量 2606066
  • 浏览排行
  • 点赞排行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