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断案的过程,包拯身穿便服,打扮成老百姓深入调查

一天,包拯身穿便服,打扮成一个读书人的模样,向羚羊峡走去。

穿过片树林,来到一个倾斜的山坡上。包拯站在山间小道上,向四周一望,啊!这里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呀!包拯无心欣赏这大自然的景色,又继续向前走去。走了一会儿,他看见山坳里有一间用木板搭的房子。房子里走出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手着木棍,一手提着个破篮。包拯急忙上前,向老人深施一礼,问道:“老伯伯,你这是干什么去呀? ”

老伯伯抬起头来,满脸愁容。他看了看包拯,没有吭声。

果包拯又问了一遍。这时,老伯伯才“嗨”了一声说:“上山采药去!”

“您这么大年纪,山高路险,怎么采药呀?”

“不去怎么办?老伴有病,没钱买药,能看着她活活死去吗?”

“老伯伯,您在这里是做什么营生的?”

“制砚的。在这里干了一辈子,穷了一辈子,像这样的日子还有啥过头!”说着,老伯伯就要走去。

包拯见这位老人就是制砚工,而且生活很痛苦,从内心同情他。于是,他便顺手掏出来三两银子,说,“老伯伯,你不要去采药了,这点银子你拿看,到城里买药吧!”

“您? ....”老伯伯深情地望着包拯。

“我是过路的,顺便来这里看看。这银子您就收下用吧。”

用老伯伯伸手接过银子,满脸的愁容消失了,他拉者包拯就往家里走。一边走,一边说着:“这羚羊峡本是个好地方。那边是七星岩,这七星岩的风景可真美。唐朝有个大官叫李邕(yong),他曾来过这里。听说他还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说这里的好风景的。现在那岩洞里边还凿着他写的‘景福’两个字呢。尤其是这里的紫石端砚....”

说到这里,老伯伯摇了摇头,哎了一声,再也不往下说了。

包拯想问, 但见已来到老伯伯的家门,就暂时没吭声。他俩进了屋,包拯看了看躺在病床上的老大娘,间了问病情。这时,老伯伯给包拯端来了一碗茶水。包拯喝了口茶,问:“老伯伯,刚才您说这里的紫石端砚怎么啦?”

“哎,要说这里的砚石是好啊!可年进贡就把我们害苦了。”

“每年向朝廷进贡多少?”

“听老人们说,唐朝时每年进贡八块。我小时候是二十块,近年来增加到五十块。其实五百块也不止呀!”

“每块给你们多少钱?”

一提每块给多少钱,老伯伯火了。“他们哪里叫给钱?简直是抢!前几个月我辛辛苦苦凿了五块砚,说是知州大人要调任,叫我们把砚台都交上去。谁知道我交了五块,只给了一块的钱。这不是硬抢吗!”说着,便骂起来了。

包拯听后,不觉“啊”了一声。接着又问:“这里有多少制砚的?”

“原来并不多。近来官府把一些种田的人弄来制砚,人越多他们越发财。”老伯伯说着,用手指了指门外山坡下的几间小木房,又说:“那里住的都是新来的。”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11920
  • 今日 20
  • 访问量 233006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