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最初在哪里做官?包兴和包拯什么关系?

过了些天,放榜的日子到了。包拯考试的成绩出众,但因没有通关节,虽然中了进士,但名次很靠后,而和他同游的那位举子却名列在前。结果,那位举子进了翰林院,而包拯却被分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永修县)当县令。这时,包拯了解了官场的黑暗。他愤恨、苦闷,......那举子给他讲的官场的情况,大相国寺里抢民女的场面,老百姓对当官的斥骂。这一幕幕的情景,又浮现在他的眼前......

去不去建昌县上任呢?包拯心里很矛盾。

正在这时,包拯家里派人来到了京师。来人找到包拯以后说: “大老爷近来身体欠安,特命小人来京师送信,说考试过后立即返家。”

包拯一听,马上意识到父亲的病势转重,心里很着急。父亲一生,廉洁为官,但却遭到排斥和打击。现在是闲居在家,心情很郁闷。近来病体加重,作为儿子,怎么能为了做官而不侍奉父母呢?想来想去,最后他便以官地太远,父母年老多病为理由,辞去了建昌县令,日夜兼程返回老家去了。

包拯回到家里,日夜侍奉双亲。几年过后,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心里十分悲痛。包拯是一个有名的孝子,便在父母的墓旁盖了几间房舍,常年守孝在坟旁。

一天,包兴来找包拯。包兴是包拯的父亲在世时老家院的儿子。包令仪夫妇去世后,他为包拯办了很多事情,并经常劝说包拯出来做官。然而,包拯总以官场黑暗屡次加以拒绝。包兴是一个穷而有志气的人。他不相信像包拯这样的人做不了好官,于是就再一次来劝说包拯。

包拯自考中进士到现在,快十个年头了,而且守孝期已满。在包兴等人的一再劝说下,包拯终于向朝廷写了求官的呈文。

宋仁宗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包拯被任命为天长县(今安徽省天长县)县令。

包拯来到天长县后,经常身穿便服和包兴一起到四乡查看,了解民情,深得百姓的爱戴和欢迎。偏巧,这一年又风调雨顺,上任的第一年天长县便获得了一个大丰收。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9651
  • 今日 0
  • 访问量 191825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