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蜀相》与游武侯祠的关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由来

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后,与夫人聊有武侯祠的事情。杜甫到了武侯祠,武侯祠年久失修,虽然石阶旁碧绿的芳草,呈现着盎然的春色,藏在深密的树叶后面的黄鹂,千啼百啭地叫出悦耳的声音;那棵据说是诸葛亮种的柏树枝叶茂盛,蓊蓊郁郁,然而一丛丛的草色,一阵阵的莺声,更加显出这里的荒凉、寂寞。

杜甫徘徊在祠堂的庭庑间,遐想着诸葛亮的一生业绩:当年,刘备三次亲自到诸葛亮隐居的草庐,询问他对当时天下大事的意见。他给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和发展趋向;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北抗曹操,西取刘璋,开创基业;后又铺佐刘禅,他屡次出兵伐魏,希望统一天下。杜甫仿佛看到在刘备临终前,诸葛亮满面泪痕,在病床旁边对刘备说:“老臣一定竭忠尽智,像效忠陛下一样效忠后主,请陛下放心。”

说到这里,又不禁感叹起来:诸葛亮身事两朝,忠心耿耿,何等可敬!可惜他的事业没有成功,就病死军中!联想到我自己先曾在玄宗朝任率府参军,后又在肃宗朝任左拾遗,官职地位固然远不能和诸药武候相比,可是胸襟抱负也和诸葛武侯不相上下。诸慕武侯多次出兵,都未能奏凯,最后病死军中我则一生软坷,现在流落成都,境遇何等相似。说到这里,杜甫不禁流下泪来。

随后,杜甫又取出游武侯祠归来以后写成的《蜀相》一诗,用深沉的感情吟咏起来: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珹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杨氏听了,也感慨地说:“这不仅是凭吊古人,也把你自已未能实现壮志的无限感慨熔铸在里面了。”

又过了几个月,一天,杜甫早晨起来,抬头看看天空,还是个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想不到到了下午,忽然刮起风来,那风越吹越猛,象发怒的野兽一样咆哮着。附近的农家,都用绳子把草房绊了起来,防止狂风把屋上的茅草卷去,把房顶掀掉。杜甫妻老子幼,自己又拄着拐杖,只能瞪着眼干着急。那狂风一阵紧一阵,呼啸着把树木拔起,把年久失修的房屋吹倒,杜甫草堂上的三重茅草也被狂风给卷走了。一团团一束束的茅草,飞过江去,洒满江对岸,有的高高地挂在一片长林的树梢上,有的落在低洼的塘坳里。杜甫眼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草堂遭到破坏,不住地摇头叹气。这时,南村一群不懂事的孩子在狂风中你追我赶地玩着,忽然领头的那个孩子抱了一大把茅草往竹林里跑去。 杜亩看见,大声叫道:“阿牛, 不要把茅草抱去!”

顽童们一阵哄笑,大家学着领头的那个孩子,都抱起茅草,往竹林里跑去。这下杜甫可急了,他又大声地命令孩子们把茅草放下。可是孩子们欺他年老,又隔着一条小江,根本不听他的。

“哪里来钱再买茅草盖房呢?”杜甫回到草堂,倚着拐杖只是不住地叹气。

黄昏,风定了,可是泼墨似的乌云布满了天空。“骥子,乖孩子,听话,过几天爸爸买新的被子。”那布被褥已经用了好多年,天气一变化,更显得又冷又硬,孩子在睡梦中一伸腿, 把被里布蹬破了。

雨不住地下着,屋里漏得没有一块干土。他迷迷糊糊地似乎又来到长安街头,邻居告诉他:“你的小儿子饿死了。 ”他又似乎看到呼啸的狂风把屋上的茅草卷去,那些穷苦的读书人和穷苦老百姓在寒风中颤抖缀泣。可是忽儿杜甫的眼前似乎又出现了千万间高楼大厦,有人笑盈盈地说:“现在世道变好了。这些高楼大厦狂风吹不倒,大雨泼不进,稳如泰山,普天下穷苦的读书人和穷苦老百姓都高高兴兴住在里……”

一声惊雷,把杜甫从似梦非梦的境界回到了现实世界。

外边雨已停了,风又刮起来了,风声传来了远近穷人的哭声……

杜甫再也睡不着了,披衣起身,含着眼泪写成了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的末尾提出了一个崇高的愿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13642
  • 今日 33
  • 访问量 269878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